再谈金庸·我为什么不读金庸的社论

Posted by XiLock on November 3, 2018
01

金庸先生的去世又一次让玺洛克感受到了新媒体时代信息流的强大。

最初听说金先生去世,是那晚小F推给了我一个微博,然而我只是淡淡说:“保不齐又是谣言,这也太突然了。”小F说:“一会你的朋友圈就沦陷了。”

一个小时后阿J转来了一篇推送,这时再去看朋友圈,已然是清一色的“缅怀金老”和“先生走好”。然而在这全网飙泪里也不乏异样的声音,站出来企图以拙劣的文笔“贬金取宠”。

读不懂金庸的武侠我能忍,读不懂还一本正经的乱喷,我当即不能忍。

然而吃了块核桃就忍了,玺洛克是有脑子的。

02

对玺洛克而言,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具有人生导师般意义的,所以当即撰文《九十四年一梦幻,五百年后施耐庵》。

然而对于金庸武侠的感情,却不是“一文能尽”的。

从初中起,玺洛克先后在随笔和周记中多次引评金庸人物,仅令狐冲一人便从“谈令狐冲……”、“再谈令狐冲……”、“三谈令狐冲……”写到了“还谈令狐冲……”。

我们不去谈金庸武侠在过去的影响,以玺洛克所在的北方某代表性工科学校为例,图书馆借阅榜是这样的:

看完我都怀疑是乾坤大挪移启发了传递分离。

03

但金庸的作品我只读武侠小说。

至于社评、政论,起初翻阅过几篇,读完后觉得自己只能勉强做到伏尔泰所言的“捍卫其说话的权利”,便也只是作罢。

金庸的创报理念是:

容忍各方面的意见,我们相信这是民主自由的真正精神。

——《谈‘自由谈’》

这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党员的义务,但言论自由是建立在言论自律基础之上的。媒体人作为一定社会环境下特殊存在,其言论的客观中立与否对引导社会舆论和传播大众知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与其社会监督相并行的。

《明报》创刊之初所宣称的“不左不右,绝对中立”并没有在金庸的社论里面从一而终。尤其是在“自由谈”专刊创立后,更是显得似乎不是那么坚决。

金庸是一个媒体人但更是一个文人,“文人论政”的情怀使得其难以在社论里自始至终地保持一颗中立的心。

相反的,情怀一旦发作,媒体人脑袋里想的便往往不再是理性的阐述,而是情感的呼吁,如何才能让读者同意、支持我的观点。

04

一个媒体,大众媒体也好自媒体也罢,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对其受众负责。

金庸任职报业多年,曾执笔《大公报》、《新晚报》、《明报》等多家报刊龙头,对于这一点,自然是很清楚的。

所刊登的稿件,主要是谈事实,而不是谈思想和意见,即使是表白某一种意见,也是以事实为根据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辨别来稿所写的内容是真的还是捏造的。当然我们的判断很可能发生错误,如果一篇文章的作者技巧很高,那我们就会被骗过了。但广大读者的眼睛,那是决不能被骗过的。

——《谈‘自由谈’》

金庸在思想上是中立的:

我们认为,当前世界上的大问题之一,在于偏执,不能容忍;在于迷信某一种教条,缺乏科学精神。

——《谈‘自由谈’》

但他又是有其立场观点的,毕竟是媒体人。

我们办报的哲学,主要是孔子的哲学,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像孔子一样,罗素的最终理想是大同世界。在他每一部讨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书中,他都认为,人类的前途寄托于一个世界政府的组成。

——《罗素的信仰》

金庸所渴望的是一个“理性的时代”,但也在大量输出“理性舆论”的同时难逃窠臼。

媒体强大的“理性舆论”引领下的人民群众往往是不理性的,这一点是及其危险的,所以玺洛克在《不随波的潮流》一文中强调:无论遇如何都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和统一。(玺洛克至今不懂这篇红色的文章为什么连草稿都微信被删除……)

因为没有身体的大脑是没有办法工作的!

05

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受着信息轰炸和信息焦虑,更经受着信息的粉刷。大批量带着媒体人观点的内容一波又一波的扑涌而来,我们是变得更理智还是更迷惑?

新闻出来说重庆公交车坠江是因为女司机逆行然后全网就开始喷女司机;一会新闻改口说事故原因是女乘客与司机吵架然后就风向立转,转而变成喷那些之前喷女司机的人,与之相伴的还有成千上万的“控制情绪”的废纸薄片。

自媒体时代极大地扩展了信息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增添了其复杂性和迷惑性。

从没听说过讨论清楚事实真相的是哪几个叽叽咕咕的大妈。反倒是常常越听越迷糊,越听越玄乎。而对于很多消息你只要看内容就出于这种大妈,即便他不是。

新媒体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内容?

我们讲一个金庸曾经说过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圣僧问魔鬼,真理是什么?魔鬼答道:“真理是白色的。”圣僧非常高兴,因为他亲眼见到魔鬼大显神通,他既说真理是白色的,那么真理自然是白色无疑的了。他长期苦苦思索的问题,终于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哪知魔鬼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不错,我说真理是白色的,但我可并没有说真理是纯洁无瑕的。你以为白色就是纯洁完美,是不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我来指点给你看。”

于是他伸手一指,圣僧面前就出现了一个极大的轮子。轮上光怪陆离,绘着千千万万个人像,深红浅红、鹅黄嫩绿,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每个人像代表一种宗教或哲学,每个人像手中举着一面小旗,上面书明某教某派……有的旗上写道:“世上唯有一神。”有的写道:“天地间有千神万神。”总之互相矛盾冲突,那圣僧只看得眼也花了。突然间圆轮转动,越转越快,雷声隆隆,那圆轮变成了一团白色,形如满月。魔鬼大声笑道:“这就是真理,你看清楚了么?真理是白色的。”

——《真理是白色的》


手机版“神探玺洛克”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