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站桩是什么?站桩是中国武术体系中最基础也是重要的组成。通过站桩锻炼身体体型和精神气,能让人获得健康。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学习基础的站桩,只要持之以恒,注意全身各处动作的正确,对于人的健康非常有好处。
站桩的定义
站桩即身体如木桩站立不动,起源于古宗教仪式。是中国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武术流派中受到武者的重视,如马步桩,在少林武术和一些南派拳种,就将其作为一种基础性训练。所谓“未习拳,先蹲三年桩”,在内家拳中坚形意拳中,有“万法源于三体式”之说,而在一些年轻的拳种如大成拳、卢式结构中,更是将站桩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
为什么站桩?
开始的时候也许是身体的需要,疾病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其实到后期,不知不觉会发现,其实是你内心的需要!站桩到一定阶段,心会安静下来!内心会安静和敏感,内心静了下来,能更清楚的感知自己的身体反应,也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师父曾一度称站桩为立禅,因为从开始的形,到后来站桩的神、意!大成拳站桩的意念讲究“无念为宗”,也是师父常常说的“傻站”!说傻站非真傻站也确真是傻站也,与“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一样,傻站,它只是让你机巧的心歇下来,让你的心歇下来,从而会更多关注自我的内在感受,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生活中很多东西没必要执着,活着也不是给别人看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站桩开始变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享受!站桩其实是自己的事,是一个人的事!它能让我们能更有时间有机会去关注自我的内在体验,而非外在的孜孜以求,不需要通过外在的肯定来肯定自己,不需要通过外在的修饰来修饰自己,它能让我们熟悉我们自己,熟悉我们的一举一动,了解我们的起心动念,能看到我们为何会难过,能感到我们为何会悲伤,我们为何会喜悦,我们又为何而欢欣,我们和我们自己做朋友,我们和我们自己对话。老子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也许战胜别人可以让人肯定,可以给自己带来快感,但真正能够看清自己最后战胜自己,发生内在的超越其实才是真正的强者!
桩者,它深深的插在地底,所以它能立的稳稳,无论风吹雨打,它能岿然不动!朗朗天地,浩浩乾坤,独来独往,傲视苍穹!尤其是男子汉,能去顶天立地,天如有缺,补天地之不足!
站桩的好处
- 站桩对症高血压——神经性的收效较快,官能发生变化的如血管硬化或冠状动脉收效较慢。
- 站桩对症神经衰弱——一般的头晕脑胀,头痛等症状较易治疗,收效的快慢主要在于能否稳定神经,已经引起消化不良或便秘者收效较慢。
- 站桩对症胆囊炎——经历过的胆炎患者,大多已作过胆切除的手术,有的已经转为肝脾病或神经衰弱病,根据过去的几个患者来看,在练功过程中病状是逐步减轻的,痊愈的前后效果都很好,将来能否有把握,尚难预测。
- 站桩对症关节炎——一般的风温性和多发性关节炎都易治疗,属于后天性的关节炎比较难治。
- 站桩对症胃肠病——疗效良好,但比较迟缓,病情较轻者三、四个月好,病情较重者八、九个月,三、五年不等。
- 站桩对症半身不遂——要耐心练功,持之以恒,一般是可以治好或减轻的,但此病最易复发,必须一面练功,一面避免生气、着凉、劳累方可,如舌头手脚都坏,就不能治疗。
- 练站桩的好处除了有以上的几种外,而且练站桩还可以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但是站桩治疗失眠,也需要我们能够站对姿势,能够用对气,两腿能够用对劲,这样才能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这种功能必须坚持天天的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站桩的主要形式
站桩的变异形式有,如:扎马(是在我国南方武术中的称呼),三体式(是北方在形意拳中的称呼)等。站桩的流派很多,有中医桩法、峨眉桩法、武当桩法、少林桩法等。
其形式分为躺桩、坐桩和站桩。 站桩是中国武术所特有的一项训练,是中国武术区别于西方搏击术的一大特色,综观西方搏击术,其基本上都是着重于肌肉力量的增加和外部形体的训练,训练方式不外乎负重练习以求得体格的强化,以供搏击所用,即所谓“外强”;而中国武术则更着重于“内调”,即内部机理的调整和用力习惯的养成,讲究以固有体态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所以西方拳手大都体形彪悍,爆发力强,而中国的内家好手往往体格瘦弱,但一击之下,攻击力却极强,这就是中外两种体系搏击术研究的主题和方向差异所形成的,而站桩就是在这种训练理念下所形成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训练模式。
站桩的姿势
- 常用的站桩练法是:两脚开步同肩宽,两膝微曲,两臂曲抱于胸前或腹前,双手距离约十厘米十指相对。
- 然后就是调整身形:头放正下颌略内收、两耳放平、双肩同高、两髋同高……
- 然后调整精神:平稳呼吸,心态平和,两眼视正前方略低一点,两耳听正后方略高一点。百会虚虚向上领起……
- 然后放松周身:从头顶开始检查,逐一放松周身,直至双膝、双脚踝,而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
- 反复检查、调整并体会节节放松、节节对正的感觉,此时,应已达到命门后撑、跨根内缩,臀犹如钟锤悬挂。体会“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立身中正、心静体松……”的感觉,体会气沉丹田的感觉,体会身备五弓的感觉等等。此时的放松,不是松散、软塌塌,而是周身是一个整体,处于一种“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状态。
不仅有静的桩功,也有动的桩功。站桩不仅是练基本功,也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
要领
- 第一点就是虚顶领劲。就是把头往上微微顶着,就好像有一根线拉着头,这时候,颈部是舒展的,下腭是微微的含着,这时候会感觉到头轻轻地往上顶着,练久了,会感觉到思维特别敏捷,感觉特别灵敏。
- 第二点是含胸拔背。在站桩时,我们的手好像抱球一样,前胸是空的,后背就圆起来,会感觉很充实,找到这种感觉的话,我们的气就不会浮在上面,就很容易建立起腹式呼吸的感觉。所以站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慢慢练习腹式呼吸。很多人把含胸拔背给误解了成含胸驼背了。很多肺气不足的人就喜欢含胸弯腰站着,脊柱是弯的,尤其是一些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等,就喜欢这样,好像对人很恭敬的样子。实际上这是内在的气不充实尤其是肺气不充实的表现。我们在站桩的时候,要含胸拔背,就是在挺直脊柱的同时把胸放松,双手作出抱球的姿势,这就是第二个要领。
- 第三点是松腰坐胯。松是放松,把腰松下来。坐就是往下坐,胯就是髋关节。松腰坐胯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腰放松下来。一般人喜欢挺腰,导致腰部肌肉很紧张。站桩就要求腰部放松,松腰的时候,腰是微微往后贴的,从腰椎到脊柱成一条直线,腰是平贴的,这样腰能够得到放松。怎么验证呢?比如说我们靠墙站着,如果不松腰的话,在腰与墙之间可以插一只手进去。如果松腰的动作做到位的话,把腰真正贴到墙面上,手是插不进去的,这是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让我们整个腰部跟墙面完全平贴。那么,胯怎么坐呢?实际上就是腹部往里收,腹部往里收的时候,腰就会自动下沉,这样一来,腹部就厚实了。所以练太极拳时间长了以后,小腹丹田气会特别饱满充实,抗击打能力很强。
- 第四点是膝关节放松。膝关节一放松,全身的力量就都落到脚底了,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部位,肾水就像泉水一样从这儿涌出。我们都知道身体有十二条经脉,涌泉穴老百姓叫做脚心,很多人都知道搓脚心可以治疗失眠,原因就是把脚心搓热了之后,火气就降到肾水里面去了,这叫水火既济,可以帮助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人入睡。而我们通过站桩也可以达到这一效果,把气沉到涌泉。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把全身力量放到足底,身上不使劲,越放松越好,这也是引气血下行的一个方法。
站桩站得久了,练到位了,同时也拥有拉筋的功效,能把整个脊柱给拉直。我们都知道,小孩的脊柱都是很直的,人老了之后,脊柱就弯了。所以说,脊柱是否舒展,与人的健康有很大关系。中国古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把主要矛盾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站桩恰恰就是把脊柱充分伸展开的绝妙办法!
人的很多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眩晕、心慌、胃脘痛、腹泻、腰椎病、下肢麻木等都与脊柱错位、紊乱、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有着莫大的关系,脊柱舒展健 康,很多疾病自然迎刃而解。因为脊柱跟脏腑的联系非常密切,每一个内脏都有神经跟脊神经相连,所以说,只要脊柱练好了,内脏的很多问题自动就好了。有人可能听说过,西方有一套医学叫做整脊医学,可以通过整脊治疗很多内脏的病,原理就是这个。
手机版“神探玺洛克”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