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这个学化工的厨子。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文/神探玺洛克
(一)
习大大昨天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时发表了重要讲话。玺洛克认真学习了,而且又一次被习大大触动了。
10年前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纪念刘少奇同志110周年诞辰时玺洛克也是学习过的,当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刘少奇同志的讲话。
对比习总书记和胡总书记讲话的内容,其框架上多有相似之处,但成熟的表达往往是在固定框架上产生的。
结构、形式上的接近并不妨碍思想的表达,相反的,在稳定框架下穿梭优游更能让思想得以自由发挥,因为可以省却在文章架构上的思考,将更多思绪集中于情感的表达。
玺洛克的专栏的拆“西游”,《西游记》的写作也是有一定框架的,故事之间虽然有一定承接,但一定程度上也都遵循着一些套子。比如,故事的开头一定是安排上神秘悬疑的气氛。
可能是环境上:
峰岩重迭,涧壑弯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羓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柟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西游记》第27回
高不高,顶上接青霄;深不深,涧中如地府。山前常见骨都都白云,扢腾腾黑雾。红梅翠竹,绿柏青松。山后有千万丈挟魂灵台,台后有古古怪怪藏魔洞,洞中有叮叮当当滴水泉,泉下有弯弯曲曲流水涧。又见那跳天搠地献果猿,丫丫叉叉带角鹿,呢呢痴痴看人獐。至晚巴山寻穴虎,待晓翻波出水龙。
——《西游记》第40回
……
可能是人物上:
长老勒马观山,正在难行之处,只见那绿莎坡上,伫立着一个樵夫。
《西游记》第32回
行不上一里之遥,又听得叫声:“救人”!
——《西游记》第40回
……
这人物或者是来报信的,比如太白金星:
好大圣,跳上高峰,四顾无迹,急转面,见半空中有彩霞晃亮,即纵云赶上看时,乃是太白金星。
——《西游记》第74回
当然也可能是妖怪,比如红孩儿:
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
——《西游记》第40回
习总书记的讲话则是从介绍原因开始的。
为什么要讲话,因为要纪念刘少奇同志的诞辰。然后开始讲纪念刘少奇同志的目的。注意,原因和目的不都是一样的,一个是着落点一个是出发点。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后面是刘少奇同志的个人小传,玺洛克在这里不做多说,总而言之:
他(刘少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外交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建立了卓著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
其英名和功勋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铭记。
然后就到了讲话的重点,怎么铭记?
刻在碗上还是纹在身上?
不是,是接好“历史的接力棒”。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这才是“(对)刘少奇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一生奋斗的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二)
那么接力棒包括什么呢?
习大大列了个简单的题纲:
- 不忘初心,对党忠诚。
-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 敢于担当、勇于创造。
- 勤于学习、知行合一。
- 心系人民、廉洁奉公。
什么是“初心”?
“共产党人坚持的初心,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同样的话习总书记两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
汪国真曾写过一首诗歌,《山高路远》:
……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长征是一场与恶劣的环境和穷凶的敌人想搏斗的鏖战。是一场考验肉体与精深的双重淬炼。
《西游记》里的唐僧走了十万八千里,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但红军所要走的,是数万人的两万五千里。
这两万五千里,没有坚定的信念是走不下来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那要怎么做?习总书记给出了方案:
在立根固魂上下功夫,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怀揣着坚定信念奋斗。《西游记》有很好的范例。唐僧取经的目的是将能够“度亡脱苦,寿身无坏”的大乘佛法三藏带回东土。他这一去是带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的:
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西游记》第12回
唐僧以切身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为了社会进化与人类解放,为了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共同长远的利益而奋斗到底,直至终身,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是最值得”。
一路上,唐僧让妖怪们绑了又绑,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取经事业的追求。
“我受唐王之命西天取经,历经艰险,虽然我心志如止水,但不知何日能取得真经……”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虽然唐僧的信念很好,但却缺乏对真理的辨识,孙悟空便在这一点上做了很好的补充。孙悟空一路上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让唐僧远离灾难,这灾难包括肉体上也包括精神上。肉体上不被妖物侵害,精神上不被邪魅迷惑。他始终在提醒唐僧:要辨识并坚持真理。
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
——《西游记》第27回
行者道:“他是妖精。”
——《西游记》第27回
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
——《西游记》第27回
“兄弟们,仔细,仔细,那妖精又来也。”
——《西游记》第40回
……
习大大总结的第二点便是“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他引用了刘少奇同志的话:
“我们党从来就不害怕指出与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过去的一切缺点与错误,都将成为我们今后争取胜利的教训。”
“真理是最可靠的”。
孙悟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面对妖魔鬼怪他一定是坚定的指出。讲真话、讲实话。他也一直鼓励别人讲真话,但总是被八戒之流搅合了。
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詀言詀语,途中更要仔细……”
——《西游记》第27回
只有“自我革命”,才能经得起风浪,受得住考验。
所以习总书记提出: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与朝气,才能让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三)
这股力量也离不开创造与担当。
看《西游记》的你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到哪都是孙悟空打头阵。访山探路、化缘寻宿、救黎济民、降妖求助,没一场戏少了他。这不是因为他有能力,而是因为他有担当。
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孙悟空也多生巧妙。
行者道:“师父放心,老孙岂不知你性情,但只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将计就计。”
三藏道:“怎么叫做将计就计?”
……
——《西游记》第54回
就像习总书记评价刘少奇的那样: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统揽全局、缜密分析,提出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
然而创造是需要学习和实践的,所谓“勤于学习、知行合一”。
“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
《西游记》里面有一处写的很隐晦的学习经历,那就是本来是打算本周推送的《一文答三问·孙悟空取经到底学会了什么》,里面讲的内容恰是印证了这一点。大家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神探玺洛克”,每周六下午六点更新。
(四)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第四点便是“心系人民、廉洁奉公”。
他在白区工作时,经常经手几万元的党的活动经费,但他分文不动,每天只买些萝卜烩点馍维持生活。他经常轻装简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心系群众安危。他同掏粪工人时传祥结下的友情,成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动缩影。
《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唐太宗李世民认的干弟弟,但走遍了九州八荒,也没听人家说一句他爸叫李刚。不仅如此,唐僧朴素生活还渐渐影响到了孙悟空。
那女王又赐出碎金碎银一盘,下龙床递与行者道:“你三人将此权为路费,早上西天;待汝等取经回来,寡人还有重谢。”行者道:“我们出家人,不受金银,途中自有乞化之处。”
——《西游记》第54回
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他们始终记得,为人民谋幸福,才是自己的根本职责。
就像刘少奇同志说的:
“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
欢迎关注微信在公众号“神探玺洛克”,每周六下午六点更新,吃着核桃来读书。
手机版“神探玺洛克”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