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言论
- 当代世界是一个资本过剩的世界,只要有足够的人相信你,你就能拿到投资和高估值。作为创始人,你的讲故事能力,直接影响你的项目能否成功。只要你能很好地解释自己,提炼出项目的亮点,并让公众以正确的方式了解你,你就有很大机会得到投资。马斯克和特斯拉就是最好的例子。特斯拉的估值非常高,只要投资者相信它的故事,它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它的估值。如果做不到让投资者相信,它的估值就会崩溃。这意味着,马斯克的各种夸张言论和新闻,并不是哗众取宠那么简单。他实际上是以一种低成本的方法在宣传,营造一种氛围,让人们知道并相信他的故事,支持公司的高估值。一家公司的故事讲述得越好,它获得资金就容易,市盈率就越高。 – Narrative Distillation
- 软件的第一个版本,最多三个人就够了:一个程序员、一个设计师、还有一个机动,既干一点编程,也干一点设计。如果你发现三个人不够,那就换人,或者缩小软件初始版本的构想。– 《Getting Real》
- 15世纪,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欧洲第一台印刷机,可以快速印刷书籍。当时,一些人反对这个发明,理由是印刷书籍越容易,传播错误信息就越容易。最终,印刷机还是发展起来了,因为大多数人认识到,防止错误的最佳方法是事实,而不是限制印刷机。 – MISINFORMATION SHOULD BE REFUTED, NOT CENSORED
- 在任何领域,任何单位,研究好该领域的规侧则、潜规侧、风气、人心,都是必要的准备,这不是让你去堕落的选择潜规则,而是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不要认为专业能力是第一位的,在多数情况下,如果专业能力并非不可替代,他就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能力往往是让大家信任你从而调动资源的能力。
- 一个企业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老大的问题。
- 一个真高管,经常要做工兵、狙击手(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时候又得变成班长(一线管理者:得带人一起干活);也要当连长和指导员(协调目标及行动,发展骨干人才,指导他人带团队,做思想工作);还要当团长(制定目标和战术,提升组织能力,参与战略共谋)。
- 如果你想年入百万,那你至少要给公司带来年利润千万。
- 整天工作的人是发不了财的,财富是对认知的不偿,不是对勤奋的奖赏。 – 洛克菲勒
- 如果拜佛有用,那你连门也进不去。如果大便能被资本控制,你将失去屁股的使用权和控制权。
- 思想的大小决定成就的大小,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克服人性最大的弱点——自卑,千万不要廉价的出卖自己。
- 当贫穷(或劳累,或勤奋)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你根本没有能力去思考什么是教养、未来、眼界,当生存成了唯一的奢侈品时,这个世界的繁华和风景对你都是摆设,你根本没有心情去思考。所以千万不要去赞美苦难和勤奋。(本质上,不是为了勤奋而勤奋,而是为了改变自己而勤奋)
观点
网络社区的致命伤是”专家社区”
“专家社区”,就是指社区依赖于少数核心用户。所以,一旦这些人离开或者不愿发言,社区人气就直线下降,走向衰落。大多数社区都是这种模式,都会经历五个生命阶段,然后走向死亡。
- 第一阶段:社区成长期。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一小群用户聚在一起,所有人充满热情,在网上交换意见、分享知识。新人受到热烈欢迎,并得到耐心指点。
- 第二阶段:社区流行期。加入社区的新成员快速增长,总是提一些相同的初级问题。老成员不断回答同样的问题,感到疲惫不堪,也非常无趣。有些人开始离开。
- 第三阶段:社区规范期。为了避免讨论质量的下降,老成员开始制定一套详细的社区规范,以及冗长的常见问题解答。但是,新人从不认真阅读,有些人还认为这些规范令人不满或难以理解。于是,成员之间的冲突发生了,管理社区的核心成员对异议的容忍度下降,不同意见的人往往被赶走,社区发生分裂。
- 第四阶段:社区滑坡期。新成员开始变少,社区逐渐冷清,大家热烈参与的话题越来越罕见,一些长期成员开始流失。
- 第五阶段:社区终结期。社区陷入停滞,新成员和新内容都停止了增长,显得非常萧条,所用的软件平台也过时了。最后,只有少数彼此认识已久的成员还在,偶尔冒泡,聊一些无关的生活感想。
小镇做题家
大部分做题家在过了40岁之后,如果这个时候认识和想法没有大的转折,他们的人生境遇都不那么好。原因在于他们一直沿用读书期间的成功路线:只专注做题,而不是出题。学生时代这样很容易成功,甚至那些质疑做题价值的人毫无疑问大概率是差生,也就很难从考试中脱颖而出。但如果步入社会还是秉承我只要会做题就能成,那么你就会陷入做老板的题、做朋友的题、做家人的题之中,而无法认知到: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是要学会出题的。
每一个小镇做题家都需要经历两次人生转折和难关,倒不是说转不过去就挂了,但的确会严重影响发展:1.意识到成绩、考分只能决定人生轨迹的很小一部分。2.从做题家开始转变为出题家。
做题家:有人设定目标,被动完成目标。出题家:给自己设定伟大目标,并持续追求、探索。核心区别是区别是:前者是利益驱动,后者是兴趣和信念驱动。尤其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听父母老师的,工作了听老板领导的,很少人能向内求,找到自己奋斗和工作的真正目标。
做题家:屈从规则、沉湎于讨好上司、讨好朋友、讨好家人。出题家:设定规则,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追随自己,追随自己定的规则。做题家们要问了:这不是要当领导、当名人才能实现的目标吗?人微言轻之际怎么实现呢?错了,其实那些能做领导,能做名人的人,恰恰是先具备了出题家视角和认知,才让自己上一个台阶的。因果关系不能错,错了怎么想你都想不通。
30岁以后不卷体力卷脑力
30岁以后,卷体力是最低级的做法,高手都是有目标有策略地卷脑力。因此有3种能力很重要:看懂的能力、搭模型的能力、找关键的能力。
- 看懂的能力:考验的就是对一个新事物的理解力,你能不能看懂它存在的合理性,看懂它的商业价值,看懂它的运转模式,最后,看懂你在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某一个从传统广告转型做电商操盘手的朋友,当年他是捧着天猫双十一厚厚的招商文件研读了一个月,对着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流程图,一个个去问店小二是什么意思。他也不怕丢人,一个堂堂客户群总监像个小学生一样一问一答,还付钱请人教自己。用他的话说,现在不丢人,以后丢人丢的更大。客户问自己问题答不上来,对他专业度的信任就会越来越低,到时候损失的可不只是面子。况且他觉得电商很有意思,颠覆了很多他以前做广告时候的想法,知道如何从生意的角度去说服客户,而不是广告的角度,等于是打开了认知的新大门。
- 搭模型的能力:所谓倍数化,就是能够把个体的工作产出,成百上千地复制到更多人身上,从而整体提升组织的效率。打造一套方法论,一个体系,一个框架,一个模版,一套理论,一个工具,一整个标准作业流程,这都叫倍数化。
- 找关键的能力:创业咖啡馆都开在租金不高的地方,但里面的空间很大,位置很多,因为要聚集人,要做路演,要展示产品,因此宁可牺牲地段也要保证空间。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关键去设计的,那就是创业咖啡馆不卖咖啡,卖的是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商业链接。普通人觉得奇怪,匪夷所思,可聪明人会掘地三尺,越奇怪越有问题,越不合常理越有东西可挖,挖得越多越要把不同的线索连点成线,形成一套自洽的逻辑,这就是差别。你以为是这样,但实际上操盘者想的,跟你差的有十万八千里。如果不开启深度思考人云亦云,当然发现不了其中的奥妙,那也活该别人能赚钱。
主人与驴
主人对正在拉磨的驴说:你很伟大。没有你,大家都得吃粗粮。驴憨厚地笑了,露出一口大板牙,拉磨的步伐更快了。 晚上,主人一家一边吃着驴磨的新粮,一边教育小孩:你长大了以后,干万不要学它啊!累死累活的不说,最后还可能被吃得连渣都不剩。 驴结束了一天的劳累,一边吃着玉米秸秆,一边对小驴说:你快点长大,我要教给你拉磨的本领。努力干活就不愁吃喝,这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工作。 隔壁家另一头驴,平日里看不起这头埋头拉磨的驴,天天不干活,满脑子都在想什么时候可以过上主人的生活,过不了多久,主人就把这头驴宰了吃驴肉。
有趣
荐书
杂谈
手机版“神探玺洛克”请扫码